宝宝的第一次发烧!是急疹?还是普通的发烧?

2017-08-03 17:34:22 编辑:多喜娃

“最近出远门了吗?好些天没看见你了?”


睿睿妈带着8个月的睿睿出现在小区广场上时,几个全职带娃的宝妈问道。


“哎,宝宝生病了,得了幼儿急疹,怕传染给其他宝宝就没出门。”睿睿妈长叹一声说道。


一位二胎宝妈说:“我家两个宝都得过,幼儿急疹没什么大问题,烧退了疹子出了就没事了。”



“现在没事了,只是这一个星期把我和宝爸累得够呛,累不说关键是担心啊,烧到40度,后来烧退了又从头到脚地出红疹子,吓得我哦,生怕这孩子留下什么疤痕……”睿睿妈给大家描述了她这一个星期的经历。


几个宝妈听了,心里怕怕的,也不明白这幼儿急疹是怎么回事。


于是,喜妈就给大伙儿科普了一下幼儿急疹。


幼儿急疹是一种什么病?


其实,幼儿急疹并非什么严重的问题,它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,又称“玫瑰疹”,俗称“烧疹子”。


一般3岁以内,特别是6~12个月的宝宝常出现幼儿急疹。这是因为,宝宝6个月后,从母体内获得的免疫力逐渐减弱,但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有发育完善,很容易受到病毒等微生物的侵犯而发病。


幼儿急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,由病毒引起。宝宝在感染病毒后,通常需要10天左右才出现症状。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,3~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,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疹子。


“对,我家宝宝就是突然发高烧,而他在这之前有流过鼻涕,我们还以为是感冒了。”睿睿妈听完喜妈的讲解说道。


“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的一种,所以有些宝宝也可能出现轻微感冒和腹泻的症状。”喜妈回答说。


“那有什么办法区分吗?”一位宝妈问。


幼儿急疹与感冒发烧有何不同?


喜妈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整理后回答了宝妈。


1.相比感冒发烧,患幼儿急疹的宝宝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症状不太明显。此时检查宝宝仅仅见到咽部稍充血,耳后或颈部的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,但无压痛。


2.从发烧体温上看,幼儿急疹多是突然高烧,且多在39℃~41℃。而且头部、躯干部位烫、一般不出汗,即使出汗是微微出汗,出的汗是热汗,而且汗落烧起。


3.血常规检查时,幼儿急疹在发病的第1~2天,白细胞计数可增高,但出疹子后则明显减少,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。


4.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,幼儿急疹宝宝的精神、食欲状况比较好。


5.患幼儿急疹的宝宝多在6~12个月大,多宝宝第一次发烧多是因为幼儿急疹。


6.幼儿急疹烧退后,宝宝的头部、颈部、躯干、四肢都可出现淡红色散在性的斑丘疹。


“幼儿急疹就是只‘纸老虎’,它起病急,反复高烧,但并不可怕,‘热退疹出’就没事了。”喜妈总结道。


幼儿急疹需要看医生吗?


“如果判断宝宝是幼儿急疹,是不是就不用去医院了,等宝宝烧退了疹子出了就好了呢?”又一位宝妈问。


“也不能这么想,幼儿急疹的疹子是出现在退热以后。它通常只能是个“马后炮”的诊断,也就是到了‘热退疹出’,才能真相大白。”喜妈说。


“在宝宝发烧后要注意观察,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。”

1.超过3天的体温高于38.5℃,且宝宝表现为乏力、易激动或长时间不肯喝水或吃东西。

2.发烧造成惊厥。

3.发烧期间出现皮疹。




幼儿急疹怎么护理?


“那如果不需要去医院的话,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?”几个宝妈同时问。


喜妈回答说:“幼儿急疹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,但是由于幼儿急疹的皮疹出现在退烧之后,所以在确诊之前,我们还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。”


1.控制体温


我们通常建议在发烧38.5℃以上服用退烧药,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。家长要注意按说明正确用药,体温低于38.5℃即停止用药,采用物理降温。


2.补充液体


发烧期间,家长要保证宝宝的液体摄入量,奶、水、汤粥、稀释过的果汁等都可以,以利出汗和排尿,促进病毒排出。


3.充分休息


鼓励宝宝多休息,注意室内通风换气,被子不要盖得太厚。幼儿急疹通常是宝宝第一次经历发烧,会很不适应,家长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抚。


4.皮疹护理


幼儿急疹后的皮疹,通常无脱屑及色素沉着,也不会痒,所以并不需要额外的药物涂抹。这种疹子不怕吹风,也不影响宝宝日常洗澡。皮疹通常在3天左右自然消退,不会留下疤痕。


5.注意隔离


幼儿急疹的传染性虽不强,但从发烧前一天到退烧后约两天内还是有一定传染性,最好不要与其他的小宝宝亲密接触。


“喜妈越来越专业了,比医生交代的都全面。”睿睿妈赞道。


喜妈苦笑一声:“宝宝生病既是对宝宝的考验,也是对家长的考验。我当年也手忙脚乱过,现在就希望大伙儿能多了解一些知识,在育儿路上都能轻松一些,少走一些弯路。”


推荐阅读:


宝宝老是含着乳头睡觉怎么办?


红屁屁不光是毒尿裤惹的祸!你也有份!


妈妈奶水够,宝宝却很瘦,可能是这个喂养习惯出错了!

留言评论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