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水堵了,月嫂、宝妈看这篇文章就够了!
母乳喂养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,单单只说奶水的量,就足以让妈妈们头疼。
奶水少,宝宝喝不够;奶水多,又容易涨奶、堵奶,胸前两斤肉,堵成大石头!
奶水少了,至少还能用配方奶弥补,可如果堵奶了,简直是扎心了,老铁!
一言不合就堵奶,不仅妈妈难受,宝宝也吃不好。堵奶了,月嫂该怎么帮助解决呢?一起来分析分析。
堵奶是怎么回事?
堵奶,即「乳汁淤积」。咱们先来看看乳房构成图↓↓↓
▲乳汁传输:腺泡分泌→乳管→乳管窦→乳头。
妈妈的乳房就是个智能产乳库。正常情况下,宝宝吮吸乳头和乳晕就像打开了水库的出水阀门,乳汁从各乳腺管源源不断地涌出,宝宝就能吃到口粮了。
等宝宝吃饱喝足,乳房就变得软软的,为下次宝宝吃奶做准备。
但如果乳腺管发生了「交通堵塞」,乳汁排出不畅,就会淤积在导管内。
若未及时疏通,管道被乳汁撑得硬邦邦的,乳腺泡也会过度膨胀,两者挤压周围组织引起水肿,水肿又反过来压迫乳腺管。
这样一来,乳汁会更难排出,乳房就变得又大又硬。
PS:哺乳期很容易出现堵奶,乳房莫名出现硬块,妈妈还以为长了什么怪东西呢!如果没有其他乳腺问题,就不用自己吓自己了。
为什么会堵奶?
1.奶水过多
这是大奶牛妈妈的常见问题。过多的奶水来不及顺利排出去,或者哺乳姿势不对,宝宝吃得少,多余的奶水不挤出来也会囤积在导管里。
产后2-5天,乳汁分泌量开始增多,此时,若宝宝的需求和妈妈的泌乳量还没达到一种平衡,也容易发生涨奶、堵奶。
2.奶水过稠
吃得太过油腻或大补,乳汁会过于粘稠,造成乳栓(乳汁中有小白颗粒或者奶酪样的小白块)而堵住细细的乳腺导管。
3.乳腺增生
孕前或哺乳期有乳腺增生时,增生的组织挤压到乳腺导管也会造成乳汁流通障碍。
另外,穿带有钢圈的、或者太紧的文胸,或者背宝宝的背巾太勒,这些都会对乳房造成严重的压迫。
平时心情不好、情绪波动、精神紧张也会使母乳分泌不畅。
堵奶了,怎么办?
1.坚持亲喂不要停
奶多了就要及时释放出去,奶「堵」了就得「通」。宝宝有力且有节奏的吮吸,是最有效、最直接的通乳方式。
要知道,宝宝才是无敌吸奶器!
给宝宝勤喂奶,新生儿每天正常的哺乳次数为8-12次,涨奶、堵奶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吸奶次数。
每次哺乳先用很涨或堵了的那侧喂奶,尽量让宝宝吃到两侧乳房。
同时,应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。
正确的哺乳、衔乳姿势:在后台对话框输入“姿势”查看文章《掌握这个姿势,解决90%的母乳喂养问题!》
哺乳过程中妈妈也可变换姿势,让宝宝的下巴正对着硬块,有助于硬块处的乳汁更容易被吸出来。
也可结合重力原理,变换体位,使肿块位置处于相对高的位置,利于奶水顺利流出。
若乳房较大而且下垂,刚好阻塞的部分是在乳房下部时,可以在喂奶时托高乳房。
如果宝宝没吸完,乳房还是很涨,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或者用手将多余的乳汁排出。
2.冷敷、热敷相结合
对于堵奶是热敷还是冷敷,真的是讨论激烈。其实,这是要看情况而论。
如果堵得很厉害,第一时间不要热敷而应先冷敷来缓解不适,让宝妈舒服点。
若是比较轻微的堵奶,可以在马上要喂奶时适当温热敷,将温热的毛巾放在乳房稍微敷几分钟,以扩张乳腺导管,利于乳汁的顺畅流通。敷完后立即让宝宝多吸或者手动排出乳汁。也可以边喂边温敷。
在哺乳后和两次哺乳的间隔期用冷敷,用柔软的毛巾沾冷水或者用毛巾包好冰袋(避免冻伤皮肤),敷在肿胀处以消肿减痛。
据月嫂的经验,用冷藏的卷心菜和土豆片放在乳房和胸罩间冷敷20-30分钟(菜片软了就换下来),4小时1次,效果也不错哦!
3.进行乳房按摩
宝宝吸奶时,可以轻柔地按摩乳房硬块的周围,以帮助乳汁更容易被吸出来。
指尖轻压乳房的某个区域并画圈,几秒后再换个下一个位置,绕着乳房朝乳晕方向按摩。
若有硬块,从硬块后方开始,逐渐过渡到乳头。同样,沿着乳房到乳头的方向垂直抚摸乳房,要轻柔,不要大力揉压。
4.找专业人士通乳
如果堵得厉害,需要及时疏通,那就请宝妈把乳房交给专业的通乳师吧。有些经验丰富的月嫂虽然也会催乳通乳,但是通乳师对这方面才是最擅长的。
如果月嫂暂时处理不了,可以建议宝妈请个专业的通乳师,手法快速精准,也不会很痛。
5.注意其他方面
饮食宜清淡,少喝油腻的汤水,不吃高脂、高热量的食物。
穿戴舒适的哺乳胸罩,保持愉悦的心情,这样,哺乳才会更顺利。
小贴士
涨奶、堵奶严重时,很有可能演变成乳腺炎。
妈妈会发烧(高于38.4℃),头晕、头痛,乳房局部发红、触痛、肿大,异常疼痛。这种情况下就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消炎。
推荐阅读:↓↓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