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总是摇头揪耳朵?这5点你需要警惕!
最近,有几位宝妈在后台问到:
宝宝猛地摇头是怎么回事?是生病了吗?
宝宝就像吃了某丸在那一个劲地摇头,是不是太不正常?
相信不少宝妈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。
其实,宝宝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,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行为反应。
对于宝宝经常摇头的现象,爸妈们要区别对待,既不要粗心大意,也不要草木皆兵。
家长不需要担心的情况
1、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
1-2个月的宝宝,由于神经纤维的髓鞘还未完全形成,常常容易出现惊跳、手足使劲脸憋得通红、头左右摇晃等现象。
这是小婴儿正常的生理反应,随着宝宝的成长,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,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哒。
如果宝宝脑部发育没有其他异常,身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,爸妈们是不必过于担心的呢。
2、 内耳前庭自我刺激
前庭,是内耳里边感受平衡的一个小器官。
多数宝宝在6-8个月时会经历「前庭自我刺激」阶段。
此期,宝宝可能会出现眩晕感,ta们会做一些动作如上下跳动、摇头、摆动身体,甚至用脑袋撞床头来缓解不适。
这些行为持续时间因人而异,但大多会在宝宝1-1.5岁时消失。
那爸妈能帮宝宝做点什么呢?
你可以帮宝宝按摩耳部,宝宝大些了,可以带ta玩转椅、旋转木马、秋千等游戏,帮助促进前庭系统的发育。
3、出牙
宝宝6个月前后开始长牙了,牙龈可能会肿胀,出现痒痛,宝宝也会频繁摇头和哭闹。
建议爸妈可以帮宝宝按摩一下牙床,或者给予适当的「器具」如咬胶或者磨牙棒,让宝宝舒服点。
4、情绪的表达
宝宝6-7个月大了,学习能力提高,可通过肢体或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了。
当看到大人摇头或做示范时,宝宝会学着模仿;
当拒绝某个东西时,摇头来表示内心的「不要」、「不喜欢」、「NO」;
当然,还可能是宝宝纯粹的高兴,或者想吸引你的注意,卖力的「表演」逗你玩呢~
5、睡眠环境与头皮发痒
宝宝的浅睡眠时间长。若环境吵闹,睡不踏实,小脑袋就会转来转去。
另外,如果长期没洗头,或者睡觉时太热,出汗多,抑或床垫不舒适,都会刺激宝宝的头部皮肤,引起不舒服。
当宝宝无法进行精细的挠痒动作时,就只能通过摇头和摩擦后脑勺的方式来止痒,往往还会造成「枕秃」。
对于这些问题,爸妈们可以这样做:
-
安静的睡眠环境,室内温度26℃左右为宜
-
给宝宝勤洗头洗澡,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
-
宝宝被子宜棉质轻薄,切忌蒙被、捂热
-
睡床应该平坦,睡觉衣物不要紧勒
-
如果你给宝宝用枕头(1岁内的小宝宝不要用),注意不要过厚,填充物不要是那种易造成过敏的材质如羽毛羽绒等
-
家长需要警惕的情况
1、皮疹
如果宝宝的头面部、脖子、耳廓周围出现斑点状的红疹或者其他皮炎,宝宝常会因奇痒难耐而哭闹、摇头挠耳以表达痛苦。
当爸妈发现宝宝身上出现皮疹后,应及时带ta看医生,遵医嘱涂抹药膏。
2、耳道炎症
宝宝经常哭闹、摇头、 扯耳朵,有时还发热,耳朵流水或者脓液
那可要当心了,宝宝可能患了外耳道炎或者中耳炎,疼痛得厉害。
建议爸妈带宝宝及时就诊,平时给宝宝洗头洗澡时注意避免耳朵进水,增强宝宝的抵抗力,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。
3、缺钙
其实,宝宝摄入的母乳和奶粉中的含钙量是很高的,一般不缺,真正缺的可能是维生素D。它的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,从而间接造成「缺钙」
缺钙会导致宝宝出汗多、蹭头晃脑、易醒、夜啼等症状。严重时还会出现方颅、鸡胸、“O”型腿或“X”型腿。
爸妈若发现有异常,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清楚。
如果确诊了,平时让宝宝晒晒太阳,遵医嘱帮宝宝适量补充维生素D或钙质,不要过量。
4、惊厥
如果宝宝发热,体温过高,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。
除了摇头,还会有四肢强直性的抽搐,宝宝的双眼出现直视或者定定地斜视,发呆等动作。
出现这些可怕的症状,难免会吓坏了爸妈,应尽快带宝宝到小儿神经内科就诊。
5、儿童抽动症
多发于5-7岁的孩子,除了摇头,还会出现眨眼、咧嘴、扭颈、耸肩、甩手等不自主的运动抽动。
情绪紧张时加剧,睡眠时消失。
当爸妈怀疑孩子患了此病时,不要惊慌与嫌弃,正确做法应该是到正规医院积极治疗,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支持。
so,宝宝摇头晃脑,可能是正常的小事,也可能是宝宝真的生病了的大事。
希望在爸妈们的精心呵护下,每个小baby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
请放心月嫂就上多喜娃